藍金靈:用科技重新定義供應鏈金融
傳統金融棘地荊天 一直以來,中小企業最具活力,最能吸納就業人口,是一國經濟最重要的穩壓器,但它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弱點,那便是融資困難,其背后實質是中小企業固有的融資成本大、風險高等困境。 千百年來金融史的發展表明資金更傾向于流向大型企業,以規避風險,但根據邊際效益遞減的經濟學基本規律,開始的時候,收益值很高,越到后來,收益值就越少。對于大型企業投入資金總量的遞增背后是效用遞減,最終不僅影響到銀行的終極收益,更是對有限金融資源配置的錯位。 供應鏈金融暫露頭角 最近幾年,隨著一些金融機構與平臺的持續探索,供應鏈金融的新業態開始建立起來。這一模式較之傳統金融模式完全是革命性的,它不再單單為一個核心企業融資,而是將產業鏈的全局作為融資對象來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其結果不僅能夠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更能夠有效化解單一企業可能帶來的融資風險。 從而在銀行業風險控制與企業融資方面達到新的平衡,創造性地解決了金融——實業兩大產業之間的精準銜接,實現了資金流——商品流——物流——數據流——信用流——產業流多流合一,這與國家正在大力推進的“供給側改革”思路不謀而合,故而在2016年初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政策支持,其發展備受矚目。 防范金融風險刻不容緩 供應鏈金融在國際銀行業發展甚早,但論模式之新、之多以國內銀行更具活力。在國家政策支持以及“互聯網+”浪潮推動下,包括商業銀行、電商平臺、物流企業、P2P平臺、ERP軟件服務商紛紛利用各自優勢加入到供應鏈金融的各個環節,展開充分競爭。 各個行業各種模式各有千秋,各競風流,基本上都是各自發揮著在資產端、資金端,或者在兩者之間進行資源整合。但供應鏈金融無論模式如何,它的本質始終離不開兩個字“金融”,與傳統金融在核心上并無本質差別,這就是:風險控制,它始終是參與供應鏈金融各方最需要考慮的問題,這涉及到誠信體系的建立。傳統信貸風險控制技術所遇到的假報表、無抵押等重要缺陷,尤其是銀行在面對中小企業信貸信息核實方面所面臨的高昂成本,在供應鏈金融加互聯網時代有了解決的方案。 有了近些年互聯網科技的進步,單個企業的交易數據、金融數據、物流數據等等信息變得愈來愈豐富,基于大數據完全可以掌握中小企業的真實交易信息,并基于這些數據給予信用的評價,并將之轉化為交易信用,推動金融機構的審批與放貸。同時,對交易數據可以進行全過程的動態管理,隨時調整企業的信貸規模,將傳統基于中小企業資產而進行的融資評估轉化為基于交易數據的信用評估,從而在金融機構與中小企業之間建立起穩定的、可預期的、全監管的機制,不僅能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也有助于大大降低金融機構的風險。 藍金靈的解決之道:數據產生信用、信用轉變資產 藍金靈正是看準了“數據”、“信用”在整個供應鏈金融中的核心地位,而試圖立足于第三方監管征信體系,專注于在電子商務供應鏈上下游提供金融綜合服務。其核心理念是大數據分析、科技金融、安全技術、精致服務。 1.大數據分析 過去幾年內,我們見證了互聯網從“數據”到“大數據”量變。作為數據使用者的企業,正面臨著時代變革所帶來的各方面的挑戰。 藍金靈把企業信息、交易流水、商品信息等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分析,針對行業進行整合,形成通用的行業數據模型,打造完善的風控系統。以“風控”為前提,全面完善信貸體系;以“規范”為原則,標準化、精細化的授信,減少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時,全方位降低提效。 2.科技金融 藍金靈采用新型互聯網金融,與多家電商平臺合作,獲取交易數據,并在整合數據基礎上獨立作出企業信用評級的綜合報告,從而將企業交易數據轉變為交易信用,為資金方的融資方案提供可靠參考。 藍金靈有別與其他同類公司的優點在于它的數據來源多樣,有助于不同數據之間的驗證監管,避免單一電商平臺或單一來源數據的可能風險,并且實現數據的實時跟蹤,多層保障信用有效,規避潛在交易風險,提高金融安全系數。 3.安全技術 藍金靈依據智能驗證、反欺詐系統等專業技術提供的數據安全與反欺詐,防止垃圾注冊、活動作弊等一系列欺詐行為,從而保證整個電商經營的安全健康。 4.精致服務 藍金靈不僅僅是一個第三方信用評級平臺,它也是一種平臺型產品,全面整合企業用戶、電商平臺、金融機構、第三方數據源等資源,從而形成一個線上線下,共享開放的生態圈。 為適應不同行業的生態需求與上下游風險點的不同,藍金靈的數據分析模型也不盡相同,針對不同行業的金融服務特點,比如針對汽配行業使用頻率高;生鮮類頻率穩、時效性高;快消品顯著特點是小金額、高頻率交易….. 不同行業配備專業研究人員,建立起服務不同風險喜好與資金安全需求的個性化金融服務方案。 可以預計,藍金靈將為供應鏈金融未來的整合和新經濟形態提供全新的解決方案,也將在供應鏈金融新生態中占據重要的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