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斷頭多年的截污管網,這回終于要接上啦!
治水新紅利 東莞有37個污水處理廠,平均每個鎮擁有超過1個物理處理廠,這樣的硬件實力,放在全國范圍都是杠杠滴??蛇@污水處理廠沒有截污管網供給源源不斷的污水,也是空有一身好身手無處用呀。究其原因,那些動輒斷頭十年八載、遲遲未能接上的截污次支管網,是罪魁禍首之一。 第一批截污次支管網 就拿2014年到2016年要完成的第一批截污次支管網來說,第一批截污次支管網工程建設管網總長度420公里,涉及水鄉片、石馬河流域、虎門、厚街和長安等19個鎮共27個項目,估算總投資約29.96億元??山刂?016年11月,第一批截污次支管網工程共完成管道施工總長198公里,僅占總工程量的47.18%。 為何建設如此緩慢? 很多蟻粉或許會問,到底是哪些原因導致截污次支管網建設進展如此緩慢呢? 其實,往簡單點分析,一個是征地拆遷難,另一個就是施工難。在高埗中心涌、沙田鎮一期等工程,因征地拆遷工作未能在施工前解決,導致施工單位進場后無法取得相關施工作業面,工程進度受到嚴重影響。而截污管網穿越各種管線、渠道、道路以及工程棄土等問題影響工程推進。建設過程中受到穿越管線、道路和棄土場選址等問題制約,影響了部分標段的施工進度甚至出現停工現象。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些不斷遲到的截污次支管網,對于我們的生活的影響可不僅僅難聞的黑臭河涌,而且還隨時可能危害我們的健康。以東江為例,東江沿岸有著多條支流匯集,可由于截污次支管網鋪設未到位等原因,沒有實施雨污分流。當下大雨,特別是雨季的時候,很多污水來不及處理,就混著雨水流入東江,而東江恰恰是不少東莞人家里用的自來水取水處。雖然每當出現類似的情況,東莞水務部門都會暫停取水,啟用備用水源,可就優蟻君所知,這樣的應急舉措實際上也沒法100%保證我們喝進口里的水是絕對安全無污染的。 截污次支管網部署計劃 說了那么多,想必很多蟻粉關心的是,到底啥時候家門口斷頭多年的截污管網能夠重新接上,真正告別污水橫流的日子。 優蟻君了解到,按照東莞市政府的部署,到2018年底前要新建截污次支管網不少于1800公里,到2020年再新建約1000公里。其中:第一批(2014-2016年)405公里,第二批(2015-2017年)564公里,第三批(2016-2018年)950公里。在此基礎上,第四批(2018-2020年)約1000公里,并因地制宜推進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工程建設。 截污次支管網實施計劃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除了前面列舉的無法按時完工的第一批,第二、三、四批截污次支管網都會在未來幾年相繼投入使用。 第二批(2015-2017年)截污次支管網 第二批截污次支管網計劃實施總長度564公里,涉及29個鎮街(未含莞城、南城、松山湖(生態園)、企石),共29個項目,估算總投資約37億元。 第三批(2016-2018年)截污次支管網 第三批(2016-2018年)截污次支管網建設總長約948.19公里,總投資約78.44億元。 第四批(2018-2020年)截污次支管網 第四批截污次支管網工程計劃建設約1000公里。計劃2017年8月底將實施計劃上報;2017年10月底前,啟動項目前期工作;2018年6月底前完成立項;2018年10月底前,全面啟動工程建設;2020年10月底前基本完工。 網穿越各種管線、渠道、道路以及工程棄土等問題影響工程推進。建設過程中受到穿越管線、道路和棄土場選址等問題制約,影響了部分標段的施工進度甚至出現停工現象。 總結 總之,按照官方的規劃和設想,到2020年,東莞基本實現全市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基本杜絕污水直排現象,污水處理后全面穩定達標排放。屆時,相信我們家里面所喝的水、所用的水一定會更加干凈安全。 而對于每一位產污者而言,今后,污水處理顯然將面臨更加嚴格的監管,老板們或許可以看看自家的生意是否有沒有與截污管網建設相契合的結合點,在綠色發展中尋求新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