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業與B2B結合具有天然優勢 互聯網+促行業發展
回顧過去二十年世界電子商務發展的各個階段和模式,起源最早的是B2B,而目前來看,取得巨大成功的平臺卻基本都是B2C。2015年,“互聯網+”行動計劃和供給側改革兩項國家級政策的推出,讓B2B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蓬勃發展。那么一家B2B平臺的發展要經歷怎樣的過程?日前,化工B2B電商有料網聯合創始人于翔出席了2016年中國國際精細化工及定制化學品展覽會,并就這個問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于翔認為,當今的B2B企業都要經歷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是品牌階段,B2B企業把服務做好,打造自身品牌,是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 第二是平臺階段,平臺致力于取消中間環節,但離不開“擁抱貿易商”的本質。B2B最大的優勢是提供真實數據和配套服務生產產業鏈。此階段屬于“轉型階段”,貿易商、生產廠家等可以利用平臺實現自身價值,平臺數量逐漸增加,逐步邁向最終的“生態階段”。 第三階段是生態階段。說淺顯一點的話,生態階段就是商業帝國。此時平臺數量多,交易量大,生態型公司會促進行業里的企業進行變革,優勝劣汰也愈發明顯。 于翔還表示,化工行業與B2B電商的結合有著天然的優勢。他說道:“由于大宗產品具有市場規模大、市場集中度低、產能過剩、信息不透明、價格波動明顯、產品種類多且具有標準化等特性,化工B2B應運而生。” 針對于翔的這一觀點,托比研究認為,化工行業在與B2B電子商務相互結合上的天然優勢主要體現在如下四點: 首先在產品的種類上,化工業有眾多的SKU并且交易規模巨大,適合B2B電商的發展; 其次,國內下游企業的產品需求不聚焦,此時的化工品買賣雙方需要一個平臺,去打破信息不對稱與不透明的局面; 第三,國內化工業產能存在的結構性過剩主要內因是供需失衡,此時需要出現一個B2B平臺進行分銷疏導; 第四,在倉儲物流上,由于化工品異于其它大宗品,比如安全性要求極高,所以在渠道安全與速度的選擇上,運用傳統的線下模式獲取的物流信息相對比較龐雜導致的價格不透明、安全無保障、接單速度慢等弊端,需要B2B平臺進行連接第三方社會化物流資源進行物流要素的合理分配及使用。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化工B2B電商平臺數量已接近60家,僅在2015年一年新上線的化工B2B平臺數量就達37家,遠遠超于過去十余年(1997年——2014年)化工B2B平臺累積出現的總量。 而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上半年中,新上線的化工B2B電商平臺的數量僅為七家,從數量上來看,與2015年上半年同比增長-46.2%,出現了大幅下跌的趨勢。托比研究預計,在未來十年發展中,我國化工B2B平臺逐年新上線的發展速度也會出現持續下跌直至穩定在年上線數量3到8家,理性發展或成未來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