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革新|快消行業的互聯網+
互聯網滲透著信息時代的方方面面,由消費互聯網逐步向產業互聯網滲透。例如當前流通領域仍然普遍存在著經營效率低、批發市場林立、零售產品銷售能力弱等問題,有許多既有問題急需等待解決。也就是說,中國中小企業服務有著極大的機會,傳統行業效率的升級轉型有著巨大的空間。 在快消幫創始人&CEO曾偉欽看來,快消品產業占GDP的近百分之二十,是產業互聯網的處女地之一,在消費升級和產能嚴重過剩下有著巨大的升級轉型機遇。
我們不妨看一組數據,這個行業到底有多大呢?據權威數據統計,快消品行業2016體量達到10萬億,全行業傳統電商(阿里、京東等)用13年時間在快消品行業僅僅完成5.3%的滲透。2015年全國共發生136起快消品主要資本事件,較上年同期增加30%,共涉及金額1562億元。 面對這么大的產業,卻是問題重重。在快消行業深耕了19年的曾偉欽了然于胸。例如互聯網對快消行業的顛覆,一直在進行著。“快消品產業由于其行業特性,決定了它的重度服務性質,天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做落地服務。”曾偉欽說,傳統電商無法解決即時性需求,只有基于線下實體做服務升級,實現產業化升級,讓信息傳播的即時性和經營效率的時效性與實體深度結合,促進實體運營結構的全面信息化和數碼化,完成實體商務電子化。 快消幫正在做這件牛逼的事情。 現有的快消品互聯網平臺,例如掌合、惠民、小店寶、新高橋、易酒批,酒仙網、愛便利等等,目標都是成為快消品界的京東。在曾偉欽看來,這些平臺的局限性在于,無法迅速規模化且區域復制受阻,無法獲得核心代理商群體支持與合作,掩蓋不了替代原有代理商的野心,而且部分平臺將逐步暴露利益的分配問題,尤其是那些補貼燒錢模式的平臺將奔走到不歸路。 通過對產業痛點精準分析,精準鎖定客戶群體,曾偉欽帶著他的團隊扎根杭州和廈門兩地,平臺日交易額流水就突破了百萬。當下,快消幫已經是華東最大的飲料銷售商家、最大的調味品銷售商家服務。
在溝通工具、市場拓展、團隊管理上,以創業團隊的多年沉淀、行業認知入手,僅僅用4個月就成功的獲得30%的轉化率。快消幫上線三天就獲得了啟賦資本種子輪TS,一個月內獲得了Close投資。 曾偉欽正在快馬加鞭推動平臺幫助更多的快消用戶解決痛點。在他看來,在人口紅利時代,勞動力成本比較低,中小企業對互聯網帶來的產業信息支持并不太在意,但這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歸根到底,B2B解決的是經營信息的不對稱。”也就是說,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以及未被互聯網顛覆的領域,各種貨品的銷售依賴的是一層一層的分銷商網絡。由于基礎設施(電子信息化的程度等)以及地域性的限制等,這種分級、分地域的經銷商模式已經極大程度上的優化了銷售效率。 那么,快消品B2B的痛點是什么呢? 曾偉欽給出的答案是:通過縮短中間環節和優化匹配效率來降低用戶購買成本和提高商品流通效率。根據這個精準定位,快消幫做的事情就是:幫助中小品牌鋪貨占領市場,通過大數據的應用對市場的精準營銷、幫助供應商做供應鏈管理,彈性生產。滿足代理商的銷售需求和下游進貨商采購或補貨的需求,根據供應鏈上下游的業務場景和信息化的水平作出有針對性的、不同的解決方案,盡量順應其原有的采購、分銷模式,發揮互聯網的連接特性,為與平臺合作的經銷商提供增量市場,為終端銷售商提供高性價比(優質低價)的采購渠道。 2016年,中國經濟無疑更處于一個不確定的年代。當下面臨的經濟、人口和外部環境,任何一項都足以改變快消品行業的格局,更何況是所有沖擊疊加在一起。快消品企業只能從2015年中吸取經驗,不斷調試自己的邏輯,以應對2016年的行業“寒冬”。而快消幫,正在致力于幫助這些快消企業解決各種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