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達星董事長楊建明:“互聯網+”時代的晉江機遇
閩南網4月8日訊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一定對李克強總理前不久在兩會上提出的“互聯網+”這個概念記憶猶新。那么“互聯網+”是什么? “互聯網+”就是把互聯網的創(chuàng)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領域,提升實體經濟的創(chuàng)新力和生產力。簡單地說,就是把互聯網技術和傳統行業(yè)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一種新的商業(yè)模式。舉個例子,互聯網加上傳統集市就有了淘寶,互聯網加上傳統百貨賣場就有了京東,互聯網加上傳統交通就有了滴滴打車,互聯網加上傳統批發(fā)就有了今天的冠達星云商。 冠達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互聯網+傳統批發(fā)平臺 為什么要把互聯網和傳統批發(fā)結合起來呢?傳統的批發(fā)模式,就是企業(yè)把商品賣到批發(fā)市場,再層層分銷到零售終端。這種模式導致商品到了零售終端的時候,已經不具有競爭優(yōu)勢。再加上人力成本、店租成本、倉儲成本的上升,同質化競爭加劇等等一系列問題,傳統的批發(fā)模式已經不可持續(xù)。 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得不作出改變,那么該怎么變?上天貓、上京東、上唯品會嗎?在座的各位應該也體會到,傳統電商平臺,廣告流量成本不斷提高,假冒偽劣、虛假銷售泛濫,還延伸出專業(yè)的刷單公司,惡性競爭越來越激烈,價值99元的商品,九塊九就可以包郵,可見競爭多么殘酷。今天傳統的電子商務模式已經不可持續(xù)。那么,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難道我們就坐以待斃嗎?我們能不能找到一個合適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那么,我們也做一個類似于天貓的商城?答案一定是NO!“互聯網+”時代都是贏者通吃的游戲,沒有差異化的改變,絕對不會有任何的機會。 機會在哪里呢?大家可以發(fā)現,可口可樂、統一方便面、王老吉涼茶、還有我們許總的心相印紙巾、蔡總的法式小面包,以及許多晉江企業(yè)生產的日雜用品,成千上萬的小商店其實都在賣。 那么,我們能不能做一個專門和這些小商店做生意的平臺,讓所有的制造商通過這個平臺把商品直接賣給小商店呢?于是,我們的冠達星云商就這樣應運而生了。 冠達星云商就是互聯網+傳統批發(fā),以互聯網為載體,線上線下互動的一種新興的電子商務平臺。幫助制造商把商品直接賣到小商店。再通過線下的智能倉儲物流,將商品配送給這些小商店。這樣,可以砍掉中間層層環(huán)節(jié),讓利于商家和消費者。 打造云商智能物流系統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代理商的利益沖突,物流的配送,等等問題接踵而至。 我們繞過代理商直接把商品賣給小商店,代理商以為我們要革他的命,紛紛掛羊頭賣狗肉,偷偷賣別人的貨。其實我們是希望這些代理商也跟著轉型,作為我們的服務商做業(yè)務推廣,賺取服務提成。 我告訴他們,這種純粹賺取差價的代理模式已經不可持續(xù)了,因為大環(huán)境的原因,你的銷量在下降,同質化競爭又讓你的毛利也在下降,而你的店租成本、人力成本都在上升,如果不轉型去做服務商,未來將沒有生存的機會。 經過反復的談判,十來個代理商,已經把他們2萬多個小商戶,都導入到冠達星云商系統了。以這樣的方式,冠達星云商平臺上的小商戶將會快速超過10萬家。小商戶銷售的品種繁多,隨著冠達星云商的品類增加,服務商所得的收益,就會遠遠超出原來做代理的收入。 這個問題解決了,但是,小商戶進貨量不多,物流配送又怎么辦呢? 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已經在全國各地建設了很多倉庫,并開發(fā)了配套的智能物流系統。 冠達星云商智能物流系統類似于滴滴打車,我們整合線下眾多的閑置小貨車資源,通過APP系統發(fā)布貨運信息,讓他們來承接冠達星云商的貨運。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的物流成本降低約40%。冠達星云商還具備大數據分析功能。可以通過對商戶在平臺上的搜索行為進行分析,由此判斷他們的需求,提前做好生產、銷售的計劃。 “互聯網+”時代,是一個開放共贏的時代。上個月,前谷歌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qū)總裁、百世匯通物流集團董事長周韶寧跟我說:楊總,你應該把股權讓一點出來,這樣才能把盤子做大。我認為周董說的很有道理,所以我也愿意讓些股權,和在座的各位共同合作,開創(chuàng)一份嶄新的事業(y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