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塑匯徐美年:互聯網金融打破行業融資困局
雙十一電商大戰如火如荼,同時間由菲克社區與易貿商務聯合舉辦的供應鏈金融主題專場活動也在南京召開,該活動主要探討石化行業如何利用互聯網金融來助力供應鏈融資,如何幫助石化行業穩妥的走出寒冬等問題。 國內領先的化工電商平臺化塑匯應邀參與會議,徐美年經理在會上做了“撮合對電商平臺、產業貿易和供應鏈金融的作用”的發言,徐經理有著多年化工行業從業的經驗,對化工行業供應鏈有著深刻的了解,而此前有媒體報導化塑匯僅用一年時間的網上交易超200億,遠超同行,同時在物流,金融服務上也與多家業內領軍服務商達成戰略合作。筆者希望總結徐經理的講話內容,給同行以借鑒,共同推進行業的轉型升級。 徐經理說,電商平臺通過整合信息資源,信息流有效引導,行情參考等方式協助客戶快速找到合適的產品(包括合適的價格與合適牌號的產品),由此完成交易的撮合過程,而電商平臺本身通過撮合交易能夠迅速積累大量的真實數據,形成交易的大數據資源。為了幫助客戶降本增效,撮合交易達成后并沒有完結,其實還有大量的成本節省空間在貨物交割及資金的流轉上,電商平臺借助依托大數據為基礎的風控等模型,參與到貨物交割和資金流轉過程中,進一步累積了大量關于供應鏈中貿易流,資金流,物流的真實數據,電商平臺與資金方等主體可以實現過程風險控制,對現金流進行及時的回收與監管,對供應鏈中的貿易流,物流,資金流進行有效的控制。 徐經理指出,在產業的整個供應鏈中,中小企業融資受到很多的阻礙和歧視,但是中小企業又是最具發展潛力并且國家大力支持的經濟構成,手握大量資金的供應鏈金融主體與有著巨大資金剛需的中小企業中間形成了一條巨大的信用鴻溝。在以前中小企業只能以抵押物等方式,歷經各種困難后取得少量的高價融資,而更多的只能在民間信貸市場臨時籌措高昂成本的資金進行經營。事實上大量中小企業的信用在專業的行業人士看來,卻有著另外的表達方式。撮合平臺累積的交易大數據提供了一種可行的信用表達渠道,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建模和分析,能快速準確的幫助供應鏈主體和具有相應信用的中小企業進行資金上的匹配,解決了優質中小企業的融資痛點。 徐經理強調,足夠大的撮合平臺,累積了大量的數據,數據越多,參考價值才越強,利用這些有效的數據,可以形成一套對供應鏈貿易主體信用評價體系,這個體系在供應鏈金融主體對客戶企業進行整體評價中將會起到很大的作用。而撮合交易形成的規模效應即是大數據的基礎,也是企業競爭的壁壘所在,聚焦區域的40億與分散全國的40億,其數據價值會有天壤之別。 徐經理還講述了化塑匯的撮合與傳統撮合即相同又有區別的所在。區別一是免費,二是線上加線下的形式,三是更注重小單現貨撮合。共同點在于,雖然是免費撮合,但是每一單都需要業務員通過認真仔細的與客戶溝通,獲得真實成交數據。因為有大量的客戶交易的積累,化塑匯在今年5月份就成立了物流部,以巨大規模效應形成的數量優勢,與傳統物流商進行集中采購,幫助網上成交的用戶提供質優價廉的物流服務,并在10月份與金駒物流園正式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平安銀行(000001,股吧)合作的支付系統也已經上線了,其他的物流合作,金融合作也在進行中,為整個行業的供應鏈做更好的服務。 化塑匯做為化工電商2.0的領先平臺,目前已初步實現為買賣雙方提供倉儲、物流、金融等服務的在線閉環交易。自2014年5月創辦以來,化塑匯獲得險峰華興,北極光,SIG基金1000萬美金投資,平臺于2014年8月19日上線,截至10月底,成交額已經突破200億,相繼于常州、寧波、余姚、北京、淄博等地開設分公司,并將繼續在較集中的客戶所在區域建設分子公司,不斷下沉服務終端,更靠近終端用戶,提供更貼心服務,目前已有萬余家化工企業成為化塑匯用戶,預計2015年將達成交易額260億元,進一步加高競爭壁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