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塑匯與蘇寧金融合作,試水供應鏈金融
近年來,電子商務產業的結構也經歷著不斷的升級迭代與調整,供應鏈金融服務也開始在電子商務中得到應用,并迅速發展壯大。從實踐中可以看出,供應鏈金融與電子商務的跨界結合,不僅僅是社會需求推動下時代發展的一大產物,更是金融服務領域中未來發展的趨勢之一。 中小企業“融資痛” 宏觀經濟下行大背景下,中小企業生存狀況堪憂,特別是融資難成為關乎中小企業生死存亡的核心問題。當前,國家一直呼吁和著力推進的多層次金融市場的建立無法一蹴而就,同時,中小企業具有規模小、抵押物不足、財務信息不透明等的特點,這導致其放貸成本高昂和風控困難,因此銀行等金融機構涉足意愿低下。即使國家出臺了多項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針對性舉措,但這種自上而下由金融機構主導的的結構調整,可能解決部分中小企業的暫時困難,而并不能提升中小企業整體的信用水平和增加信用表達機制,也就不能從根本上克服中小企業在信貸市場上的不利地位。目前,在迅猛發展的P2P領域,50%以上的融資標的來自于中小企業,但局限于P2P平臺自身獲取資產和風控的能力,比如中小企業的地域分散性、行業專業性、信息不對稱性等,仍然無法解決大部分中小企業的融資痛點。 B2B電商涉足金融成趨勢,進擊供應鏈融資 供應鏈金融本質上具有滿足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的基因。首先,彌補了中小企業年化融資成本8%-20%的空白,給予了中小企業全新的融資工具,這在中小企業融資難背景下,具有強大的生存空間。其次,滿足了核心企業產業轉型升級的訴求,通過金融服務,變現其產業鏈長期浸淫的價值。第三,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下,核心企業具有強勢地位和話語權,也掌握了大量實際的交易數據,并且打通了交易的閉環,因此,金融機構在核心企業隱性背書的情況下,可以更好的把握風控,獲得優質的資產池,中小企業也可以更快的獲取較低的融資成本。 近期蘇寧金融與化塑匯簽署戰略合作,顯示了B2B電商平臺和互聯網金融的互相試水的心態。對于蘇寧金融起身于以母公司為核心企業的供應鏈金融模式,在轉型互聯網金融后,目前看來其發力方向,一方面向消費金融拓展,另一方面也試圖借助領先B2B平臺所處的垂直行業進入更多行業,以期獲取更多的優質資產,踐行其普惠金融和低成本金融的愿景。而對于像化塑匯這樣的新興B2B平臺,以撮合交易發展速度快,額度巨大著稱,公開數據顯示化塑匯今年交易額達到近300億元領先行業,上面活躍著數萬家的行業中小客戶,在交易得到促進的同時,產生了更多的融資需求,這就需要具有一定實力的,且具有供應鏈金融經驗的資金端的合作。鑒于B2B交易平臺本身即是上下游產業鏈的整合者,可以以真實交易為基礎,加上有效的監管和風控,打通交易閉環,完全有潛力可以形成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的新模式。 同時化塑匯與國內領先的P2P平臺銅板街建立了戰略合作,共同打造一條為化塑行業提供無擔保、無抵押的融資服務鏈,助推行業發展,實現互利共贏。化塑匯CEO智建鵬表示,此次與銅板街的戰略合作,主要針對下游工廠提供短期融資服務。其特點是:快速、安全,無需擔保、抵押、節約企業財務成本,解決生產鏈上的資金問題,幫助企業順利完成生產和交易。 破解征信迷局,讓風控更簡捷 B2B平臺對于資金端具有極大的價值,首先是海量的客戶,這是優質資產的源頭活水;其次,基于行業專業的深度服務并且能夠下沉到足夠低的終端,形成的客戶黏度高,也同時可以強化貸中和貸后風控;第三,真實的交易大數據,是前端風控的基礎;由此,B2B平臺在金融上就可以轉化為一個優質資產池。以化塑匯為例,基于其平臺的上下游交易數據和交易行為,對客戶進行分析和篩選,篩選出交易頻率高、信譽良好的優質采購商,并根據其企業基本信息(企業注冊資本,法人身份,資產,負債,年收入額,企業性質等)及還款能力,計算出可授信額度。同時,蘇寧金融等資金方也會對采購商進行進一步的篩選,選擇其中優質的應收賬款在平臺上進行放貸,實現中小企業普惠式的金融解決方案。 B2B平臺電商與互聯網金融的資金方合作模式是供應鏈金融在互聯網+下的新探索,由于兩者的經驗不同,各自在風控、需求、運作上都有明確的比較優勢,合作有利于雙方優勢資源共享,形成融資方、資金方、平臺方等多方共贏的局面。未來如果互聯網金融資金方能接入電商平臺的后臺數據系統,即時獲取到電商與上下游企業之間的交易數據,那么貸前風控會變得更高效,而且貸后風控也可以通過新產生的交易數據來實時完成。當然,供應鏈金融與B2B電商平臺的結合不能求速成,需要整合多方資源,不斷完善各個交易環節,打通交易閉環;通過標準化資產端,深化服務,整合優化整個線上供應鏈體系,實現交易閉環從線下到線上的轉變,才能真正惠及中小企業,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痛點、難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