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互聯網+農業”十大事件
習近平主席在2015年12月16日的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時指出,縱觀世界文明發展史,人類先后經歷了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產業技術革命,都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F在,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引領了社會生產新變革,創造了人類生活新空間,拓展了國家治理新領域,極大提高了人類認識水平,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得到了極大提高。 2015年,“互聯網+”上升為國家戰略,為中國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性發展機遇。“互聯網+農業”風起云涌、熱潮澎湃。一方面,國家政策文件密集出臺,大力扶持農業電子商務;一方面,互聯網、農資企業不斷發力,積極搶奪農業電商藍海。2015年,注定成為中國“互聯網+農業”元年,互聯網文明時代已經開啟,新農業文明噴薄欲出。 為此,《農業周刊》編輯部梳理出2015年“互聯網+農業”十大事件。 1 中國農資互聯網大會在合肥成功召開 2015年11月21日,“2015年中國農資互聯網大會”在合肥召開。本次大會以“迎大勢,迎未來”為主題,設置了“農資電商模式分析及未來走向”“農資電商發展的機遇與困境”“農資企業的互聯網打法與引爆市場攻略”“傳統渠道商擁抱互聯網的思路與戰略”“綜合電商平臺的農資戰略”“農產品電商的探索與發展”等議題,會議吸引了政府、廠商、媒體代表共計700余人出席。 業內人士認為,農資電商是一個蘊藏著巨大商機的領域,正成為傳統農資企業、電商平臺企業紛紛搶占的藍海。此次大會從農村市場的特殊性,全方位、多角度解析未來農資電商發展的趨勢,儼然是行業的一場思想盛宴。 2 水果營行一夜倒閉,生鮮O2O機遇挑戰并存 被譽為生鮮界“黑馬”的“水果營行”,從宣稱打造生鮮界阿里巴巴O2O企業,在一年時間連開300多家實體店,到一夜關閉,可謂“來也生猛,去也生猛”。隨著“水果營行”停止運營,生鮮電商又被推到了產業的風口浪尖上。 目前,生鮮電商一般都會選擇慢燒錢,長時間熬,謀求未來生鮮電商格局中的霸主地位。生鮮電商將另一只腳伸向生鮮O2O,一則看到移動消費的機會;二則生鮮電商普遍將用戶鎖定在中產階級之上,大眾用戶需求并未被滿足;三則O2O服務方式的在末端效率可以改善前端供應鏈。 但并不是所有的生鮮商品都適合做O2O。生鮮O2O一定不能忽視商品的特殊性:存儲成本高,易腐爛特別容易變質。而配送時間與用戶接收時間不一致,或者拒收產生的二次損壞,這都是生鮮O2O需要解決的問題。 3 中國農企驚艷米蘭世博會,禾中控股有種網受追捧 2015年,米蘭時間10月23日,禾中(北京)控股有限公司作為中國農業領域的代表企業,受邀出席在米蘭世博會中國館舉辦的“科技助力食品安全與種子產業發展國際高峰論壇”。 據了解,禾中控股旗下農業電商平臺“有種網”在此次米蘭世博會期間得到了國際資本青睞,來自澳洲的泓源金三股份有限公司與有種網合作簽約儀式作為本屆論壇的重要議程,也成為中國農業與國際資本對接的標志性事件。 有種網于2015年2月26日在甘肅酒泉注冊成立,采用B2B2C電子商務模式,將線上交易與線下服務相結合,搭建一個集網上商城、農業供應鏈、智慧農業、金融服務和縣域綜合服務為一體的,全國范圍、全產業鏈、品種全覆蓋的,綜合性、一站式農業電商服務平臺。禾中控股有種網參加米蘭世博會,是中國農業在“一帶一路”大背景下“走出去”和“引進來”的縮影,體現出國際農業舞臺上逐漸顯露出來的“中國力量”。 4 京東農資頻道上線,成中國首家自營農資綜合電商 2015年8月11日,京東宣布農資頻道正式上線,將在線銷售農藥、農具、化肥等農資產品,成為中國首家采取自營農資方式的綜合電商。據悉,自2015年初就已有國內多家農資知名企業與京東達成合作協議,并入駐京東農資頻道,發展農資農業產業合作。 據了解,未來,京東將打通農資行業信息流,整合農資行業各個環節,從農資源頭——種子開始,逐步拓展至農藥、化肥、農機農具、農技服務、農村金融等領域的交易與服務。并利用自身完善的供應鏈體系,為所有農資產品提供可追溯體系以及配套物流解決方案和農技售后等打包服務。 5一畝田裁員危機背后的農業電商經營模式思考 成立于2011年的國內領先農產品交易平臺一畝田,據披露,截至2015年6月底的交易流水達到153億元。6月20日到7月21日期間,一畝田交易完成訂單數65602單,日均3.2億元。這些官方公布的令人難以置信的咋舌數字,使得一畝田一夜之間紅得發紫。但危機很快也排山倒海般來臨。 8月28日該公司以郵件形式大規模辭退員工,裁員規模超過1500人,75%一線人員被裁。自此一畝田被疑造假事件再裁員、投資方撤資、交易數據造假等傳聞層出不窮,引起人們對整個農產品電商模式的質疑,其影響遠遠超出了一個普通公司裁員的范疇。 6 農資O2O聯盟“田田圈互聯網聯盟”成立 2015年5月11日,在深圳舉行的中國首屆農業互聯網大會上,田田圈互聯網聯盟正式宣告成立。該聯盟專注于農資銷售渠道的互聯網化,希望集合傳統農資經銷商的力量,共同面對“互聯網+農業”所帶來的挑戰,并把握好隨之而來的各種機遇。 田田圈由國內著名的農藥制劑企業諾普信推出,以獨特的“互聯網+”發展模式,融合了O2O服務平臺、農集網(B2B)電商平臺、農發貸(P2P)金融服務平臺、作物圈社群、農村物流、農產品銷售、電信、保險等平臺,使種植戶得到優質價廉的農資產品、線上線下植保技術、及時配貨到村等一系列服務。 據了解,田田圈互聯網聯盟的成立是農資企業發力電商,形成農業生產服務閉環的一個代表。 7 全國農村電子商務現場會召開,農業電商擴大至中西部 2015年5月13~14日,商務部和財政部在浙江省遂昌縣組織召開全國農村電子商務現場會,會議深入分析當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狀況及運營模式,并就加快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進行了部署。 會議要求,各地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形成政策合力,提升服務意識和水平。要培育多元化市場主體,支持電商、物流、商貿、金融等各類社會資本整合優勢資源,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鼓勵農民依托電子商務創業就業。要著力提高農村物流配送能力,推動農村信息、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要切實加強人才培訓工作,提高政府、企業和農民應用電子商務能力,建立專業培訓基地和師資隊伍。 會議提出,2015年,商務部、財政部將繼續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支持范圍從去年的56個縣,擴大到以中西部地區為主的200個縣,并向革命老區傾斜。 8 網絡評選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為進一步加快區域優質特色農產品的發展,提高中國農產品企業品牌、區域公用品牌的市場影響力,結合2015年品牌價值評價工作,完成十年內打造120個國際知名農業品牌的任務,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于2015年6月~9月組織開展“2015最受消費者喜愛的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2015優秀農業企業(合作社)”、“2015農業品牌帶頭人”、“2015優秀品牌創建人”網絡評選活動。 活動經過了組織征集、專家評審、網絡調查、公證公布等程序。經過此次網絡調查活動,提高了全社會“創品牌、育品牌”意識,推動了我國農業品牌戰略的實施。 盤錦大米、洛川蘋果、煙臺蘋果、贛南臍橙、宜昌蜜桔、宣化牛奶葡萄、中寧枸杞、蒙自石榴等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榜上有名。 9 聯想控股千萬美元 閃投“云農場” 2015年3月19日,聯想控股宣布戰略投資云農場,并在山東濟寧嘉祥縣舉行了簽約儀式。 資料顯示,云農場成立于2014年2月,是由北京天辰云農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建的全國第一家網上農資垂直交易平臺,旨在為農民提供化肥、種子、農藥等質優價廉的農資產品、農機交易、農技指導、低息貸款等增值服務。其中自營和商家入駐比例大致各占一半。 截至目前,云農場擁有200多家縣級服務中心,1.6萬多個村級站點,市場覆蓋了山東、江蘇、河南等十幾個省份,交易額已過億元。通過此次戰略投資,聯想控股將輔助云農場以網上農資商城為平臺,整合上下游資源,打造互聯網農資與科技服務平臺,用互聯網技術重塑傳統農業。 據悉,聯想控股從2010年開始布局農業,致力于打造“全新農業產業生態圈”,已擁有佳沃集團、豐聯集團和金融板塊翼龍貸,而此次對“云農場”的戰略投資,也是打造聯想家族農業產業鏈的重要一環。聯想對云農場的戰略投資規模屬于千萬級別,也是繼阿里、京東等互聯網巨頭重金布局農村電商的又一信號。 潘杰制圖 10 政府連續發文,力促農村電商發展 2015年,政府相繼印發《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關于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意見》、《關于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等,全面部署指導農村電子商務健康快速創新發展。 上述文件指出,農村電子商務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準扶貧的重要載體。在培育農村電子商務市場主體方面,鼓勵電商、物流、商貿、金融、郵政、快遞等各類資本參與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加快實施“快遞向下、向西工程”,支持第三方平臺創新和拓展涉農電商業務;在農村電商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提高農村物流配送能力,加強交通運輸、商貿流通、農業、郵政等各部門及電商、快遞等各相關農村物流服務網絡和設施的共享銜接,逐步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節點基礎設施網絡;在創建政策與服務環境方面,通過搭建多層次發展平臺,加強電商人才的培養、引進與培訓,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與典型案例選出推廣等途徑,引領帶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營造全社會關注、支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氛圍。 按照部署,到2020年,我國將初步建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誠信守法、安全可靠、綠色環保的農村電子商務市場體系。 |